川西是内丹派的发源地
自古以来,我国古老的炼丹术闻名中外,炼丹家以追求长生为其远大目标。据史料记载,炼丹家长生者甚多。秦汉时期著名炼丹家安期生,人称千岁翁。《列仙传》记载:“安期生者,琅琊阜乡人也。卖药于东海边。时人皆言千岁翁。秦始皇东游请见,与语三日三夜。赐金璧度数千万,出于阜方亭皆置。去留书,以赤玉马一双为报,曰:后数年求我于蓬莱山。秦始皇即遣使者徐福、卢生等数百人入海。”秦始皇于公元前215年东巡碣石(今秦始岛一带),留有《碣石门辞》,并在碣石拜海求仙,今秦皇岛海港区东山,有秦始皇求仙入海处。秦始皇先后派徐福、卢生、候公、韩终、石生等两批方士,携童男童女入海,寻道求仙,以求长生不老。明宪宗13年一曾在现秦皇岛海港东山立“秦始皇求仙入海处”石碑,自1986年以来,考古学家又在北戴河东山一带掘出规模宏大的秦始皇行宫。《史记·封禅书》记载,李少君谓汉武帝说:“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看来,有关安期生和秦始皇求仙的传说,是真实的。
在古老的养生史中,安期生还称不上始祖。还有比安期生更早更著名者,那就是彭祖。《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记载:“尧老,使舜摄行天子政,巡狩。舜得举用事20 年,而尧使摄政。摄政八年而尧崩。三年丧毕,让丹朱,天下归舜。而禹、皋陶、契、后稷、伯夷、□、龙、倕、益、彭祖,自尧时皆举用,未有分职。”彭祖在尧执政时,就是尧帝的大臣。《史记·楚世家》称彭祖为黄帝之后裔: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高阳,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吴回,吴回生陆终,并记载“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汉书·古今人表八》记载:“女滨(陆终妃)生六子: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篯鑑(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列仙传》记载:“彭祖者,殷大夫也。姓篯名鑑,帝颛顼之玄孙,陆终氏之中子。历夏至殷末,八百余岁。常食桂芝,喜导引行气。”《史记·三代世表》记载:“黄帝子昌意娶蜀山氏女,生颛顼(高阳),立,封其支庶于蜀。”《华阳国志》说:“彭祖本生蜀。”
彭祖生于蜀,其家在蜀之何地呢?《国语·郑语》补正:“封于彭城,请之彭祖。”《华阳国志》说:“彭祖家其彭蒙。”彭蒙即彭亡,彭祖亡于此,故曰彭亡。《元和志》记载:“彭亡城亦曰平无城,彭祖家于此而死,故曰彭亡。” 彭亡,山名,也是聚(乡)、城名。彭亡山,《寰宇记》称彭女山,即今彭山双江镇背后的仙女山。双江镇又称江口,即古彭亡聚,彭亡城。仙女山有彭祖祠和彭祖墓。《水经注》说:“江水自武阳东入彭亡聚……此地有彭□,言彭祖□焉。”《华阳国志·彭山》条曰:“彭祖冢及祠在此。”《四川郡县志》在转引该条下注曰:“即今江口镇北仙女山上。”现仙女山确有彭祖祠和墓。
从以上史料记载看来,彭祖确有其人,而且寿命大大超出常人。现彭祖祠正面立有一“养生始祖”之石碑,确是名副其实。长生的根本途径是修炼内丹,彭祖应是我国内丹派的始祖。《内外功图说辑要》记载彭祖修炼丹道秘诀诗一首,诗曰:“长生不在说多言,便向坎离采汞铅,炼就大丹三十两,玉皇天诏定来宣。”坎离汞铅都是内丹术术语,坎离汞铅乃修炼金丹大道之关键所在。内丹派南宗一祖紫阳真人在《悟真篇》中指出:“人人本有长生药,自是迷徒枉摆抛。甘露降时天地合,黄芽生处坎离交。”紫贤真人薛道光注曰:“甘露黄芽皆金丹之异名。天地坎离乃龙虎法象。天地之气氤氲,甘露自降;坎离之气交会,黄芽自生。龙虎二弦之气交媾,金丹自结矣!此般至宝,家家自有,以其太近,故轻弃之。殊不知,此乃升天之云梯也。”上阳子注曰:“金丹大道,人人有之,家家有之,愚者迷而不觉。……一阳之气上升,而一阴之气下降,则降甘露。若真水润上,而真火炎下,则结黄芽。要知甘露黄芽即先天一气,此气才至,即结成丹。”《悟真篇》又曰:“万卷仙经语总同,金丹只此是根宗。”上阳子注曰:“金丹之妙,不出汞铅二物为根宗也。”彭祖修炼丹道诀诗,说出了修炼金丹大道的根本。彭祖的内丹术思想为南宗所继承和发展。张伯端的内丹术思想,与彭祖的丹道思想如出一辙。
金丹大道,人人有之。长生之药,就在你自己身上。只是愚人,迷而不觉。彭祖懂得“天地得交会之道,故无终竟之限”(《彭祖经》)。天地之所以长存,在于得了阴阳二气交会之道。人要长生,必须效法天地交会之道。人身自我阴阳二气相交,即可激发先天一气,此气凝结即为金丹。这是彭祖长寿的根本原因。炼气是内丹派修炼术之核心,也是彭祖养生长寿之关键。彭祖炼气养生思想,对儒家也有较深的影响。荀子说:“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孟子曰:“养吾浩然之气。”彭祖擅长房中,实际是在“天地交会之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晋·葛洪《神仙传》记载:彭祖擅长房中术,殷王亲往求之。彭祖将房中术传给殷王及其心腹采女。殷王欲杀彭祖而独占此术,彭祖遁走,回居四川武阳彭祖宅,专心炼气养生。
彭祖的弟子王乔和赤松子,当时同彭祖一起在川西修炼。《华阳国志·蜀志》说:“王桥(乔)升其北山,彭祖家其彭蒙。”又说:“武阳县郡治,有王乔、彭祖祠。”北山,即彭山天柱山。《淮南子·齐俗训》高诱注:“王乔蜀武阳人也,为柏人令,得道而仙。赤松子,上谷人也。病疠,入山”修炼。蜀之武阳,即今四川彭山县。《续汉志》武阳县刘昭注引《益州记》曰:“县有王乔仙处,王乔祠含在县下。”今彭山县境北平山,即王乔仙处。《无上秘要》引《正一治图》说:“北平治,上应室宿,山上有池,纵广二百步,中有芝草神药,昔王子乔得仙之处。”王乔、赤松子同在一起修炼,史书常将二人一起记载。《淮南子·泰族训》说:“王乔、赤松子,去尘埃之间,离群慝之纷,吸阴阳之和,食天地之精,呼而出故,吸而入新,蹀虚轻举,乘云游雾,可谓养生矣。”《列仙传》说赤松子“入水不濡,入火不烧”。今四川西部松潘县有古赤松子观,为赤松子得道成仙之处。
《性命圭旨》载有“赤松子胎息诀”,诀曰:“气穴之间,昔人名之曰:生门死户,又谓之天地之根,凝神于此,火之元气日充,元神日旺。神旺则气畅,气畅则血融,血融则骨强,骨强则髓满,髓满则腹盈,腹盈则下实,下实则行步轻健,动作不疲,四体健康,颜色如桃,去仙不远矣!”吕纯阳祖师在《太乙金华宗旨》中说:“玉清留下逍遥诀,四字凝神入气穴。”随后解释说:“律诗一首,玄奥已尽。大道之要,不外无为而为四字……而机枢全在二目。二目者,斗柄也。斡旋造化,转运阴阳。其大药,则始终一水中金而已。”水中金,即肾中生气,乃先天元气也,此即金丹大药。《吕祖传道集》曰:“肾,水也,水中生气。”水中气,即水中金也。“凝神入气穴”乃修炼金丹大道之大法,由赤松子传授,为三清中的玉清所继承,又为纯阳真人所发展。还为现在周壮太乙功所发展。太乙功所传授的金丹秘功中,就有“凝神入气穴”的具体修炼方法。
赤松子的凝神入气穴的修炼大法,是彭祖的“向坎离采汞铅,炼就大丹”的修炼秘法。王乔和赤松子均跟随彭祖,在川西修道。马王堆出土的医简《十问·第六问·王子巧父问于彭祖》,王子巧父,即是王乔。“子”为男子之美称,父为男子之尊称,巧与乔音近。又如赤松子,有称赤诵子者,松与诵音近。《王子巧父问于彭祖》一书,进一步证明王乔乃彭祖之弟子也。
《太清导引养生经》载有王子乔修炼法。经曰:“勿有所念,定意,乃以鼻徐内气……气之往来,勿令耳闻鼻知,微而专之,长遂推之,伏兔股□,以省为贵,若存若亡。”很显然,这不是一般的导引术,而是内炼术,乃修炼元气之内丹术。
彭祖是我国最早的养生学派始祖,是古老的内丹派创始人。现彭山仙女山彭祖祠前,树有“养生始祖”的石碑。《抱朴子·内篇》说:“按彭祖经云,其自帝喾佐尧,历夏至殷”数百年。彭祖是五帝时代(公元前期26世纪到公元前21世纪初)人,早于老子(约生于公元前580年)一个半世纪左右,也早于释迦牟尼一个半世纪。释迦牟尼与老子为同一时代人,老子还略大于释迦牟尼。
彭祖、王乔、赤松子均在川西修炼,川西为内丹派的发源地。
彭祖、王乔、赤松子的内丹术思想,为后来的内丹派南宗所继承和发展。
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楚国曾担任过参与内政外交的大官。屈原生于公元前340年,死于公元前278年。他曾接受过彭祖、王乔和赤松子的内丹术学说。他在《楚辞·远游》中说:“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质菲薄而无因兮,焉托乘而上浮?”可悲的时俗,我愿轻身飞举而远游, 样方能乘清气向上飞升呢?“内惟省以端操兮,求正气之所由。漠虚静以恬愉兮,澹无为而自得。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贵真人之修德兮,美往世之登仙。与化去而不见兮,名声著而日延。”要想乘清气而飞升,只有审察思想以端正德操,修炼先天正气,必须淡漠、空虚、寂静、自然无为。而道自得。我想步赤松子之清尘,继承他遗留下来的修炼法则,崇敬赤松子真人的美德,向往他的登仙,蜕化而去,人不能见,名声显赫,流传万古。端德操、求正气、漠虚静、澹无为等等,这些都是修炼内丹术必须遵循的原则。修炼中,遵循这些原则,就能象赤松子那样,蜕化登仙,万古流芳。
《楚辞·远游》还说:“春秋忽其不淹兮,奚火留此故居。轩辕不可攀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餐六气而饮沆瀣兮,餐正阳而含朝霞,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气而入粗秽除。顺凯风以从游兮,至南巢而壹息。见王子而宿之兮,审一气之和德。曰:道可授兮不可传,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无滑而魂兮,彼将自然。一气孔神兮,于中夜存;虚以侍之兮,无为之先。庶类以成兮,此德之门。”年月不停留很快就过去了。我如何才能长久地留在故居呢?只有跟随王乔娱乐游戏,吸食六气和饮清露,沐浴朝霞,呼吸正阳之气,保持神明之纯净,精气入而浊气出。我将乘清风,随风而去。见着王乔,我恭敬地向他请教一气和德(德即道)之事。王乔回答说:道可以心领而不可言传,道可以小到无限,也可以大到无穷。神不乱,自然处之,虚心、无为。这时,一气就能大有神通,就练成了,这就是“德之门”,即道之门,修道之门。若能坚持修炼,可“留不死之归乡”。古人认为,通过修炼先天一气,就可永远留在这不死之乡。
从以上可以看出,屈原讲的是内炼丹法,又称为内丹术,其内炼思想来源于赤松子、王乔。明清之际的王夫之(1619—1692),又名船山先生。明亡,在衡山举兵起义,阻击清军南下,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又是著名的哲学家。他坚持唯物主义精神,认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正因为如此,所以他对以炼气为核心的内丹学派学说极易接受。他在《楚辞通释·远游》中指出:“此篇之旨,融合玄宗,魏伯阳以下诸人之说,此皆本于此,迹其所由来,盖王乔之遗教乎!”称道家为玄宗。魏伯阳,东汉(25—220)炼丹家,号云牙子,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出身高门望族,但不愿为官,一心向道。葛洪《神仙传》说,他进山修炼,服丹成仙。《历世真仙本道通鉴》说他:“得古人《龙虎经》,尽获妙旨”,作《周易参同契》,被后世尊为“万古丹经王”。魏伯阳的内丹术思想,就来源于彭祖、赤松子、王乔。王船山在《楚辞通释·远游》中还说:远游篇“所述游仙之说,已尽学元者之奥,后世魏伯阳、张平叔所隐秘密传,以姹妙解者,皆以宣泄无余。盖自彭、聃之术兴,习为淌洸之寓言,大率类此,是在求之神意精气之微,而非服食、烧炼、祷祀及素女淫秽之邪说可乱,故以魏张之说释之,无不吻合。”魏、张之说与彭、王之说完全吻合,一脉相传。
张平叔,即紫阳真人张伯端,为内丹派南宗之开山祖师,继承了彭、王之内丹术思想,写了《悟真篇》名著。《悟真篇》与被称为万古丹经王的《周易参同契》,在丹经中,享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元代陈致虚在《周易参同契分章注》中说:“丹书多不可信,得真诀者要必以《参同契》、《悟真篇》为主。”张伯端为了弘扬内丹派,而密传金丹大道,先后得道者,有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共称南宗五祖。明代著名炼丹家张三丰,继承南宗五祖白玉蟾的内丹术思想。现在成都所传“周壮武当太乙功”,乃三丰祖师之高徒李一清真人所传,与彭、王、魏、张、白、张、李乃一脉相传,为正统的金丹大道。
本文以史料为依据,所引史料为《史记》、《华阳国志》、《楚辞》、《楚辞通释》、《汉书》等,应该是真实的。
《中国气功》2000年第3期

昨天是中国第一个医师节。谁是最伟大的医生,医者首先要有高明的医术,还要有良好的医德,医者父母心。我有幸遇到这样一位伟大的医生,他是一位以父母心…

李天虎这次来成都面授,又一次感觉像回自己的家一样,回家见自己长辈一般,师父总是笑容满面,一脸慈祥,两年没来成都了,两年里心里感概颇多;以前觉得…

简 从去年七月份开始接触太乙功,这也是第三次参加面授,随着一次次深入的学习和体悟,太乙之功的印证,是一次比一次震撼与神奇。对此修炼太乙功…

李明华今年夏天六月份我和我女儿试功,我站桩时候,她放我左手下面我右手慢慢的对着地面转圈她在我左手下面的手,能够感觉到一个热气团在转圈,,同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