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命
生命学说是一门古老而永恒的学说。早在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从事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和实践。从古流传至今的古代养生学,是祖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道藏》这部书本身就是祖国传统文化的一大宝库。《道藏》对古代养生理论和方法都有精辟的论述。
一个家庭,其主要成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寿命的长短,会直接影响到这个家庭的兴衰。一个家族、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所以研究生命,从中找出一条健康长寿之路,这是比天还大的大事。我们国家提倡的全民健康运动,就是为了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
人人都想长生,想长生就得保住生命。保不住生命那就是死亡。(要想)保住生命就要了解生命。那么什么是生命呢?
一百多年前,国外有一伟人,也是著名的哲学家,曾对生命有所论述。他说生命的本质在于蛋白质。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这个存在方式的基本因素在于和它周围的外部自然界的不断的新陈代谢,而且这种新陈代谢一停止,生命就随之停止,结果便是蛋白质的分解。”这种论述有一定价值,但我不采用给生命这样的定义。
什么是生命的本质?还要从生命的来源说起。人的生命来之于父母的精气。父精母血相结合,小生命就产生了。血为精。精为气。《管子·内业》曰:“精也者,气之精者也。”父母的精气足,子女的先天素质就高。这里的先天素质不仅指身体素质,还包括智慧等等素质。
父母精气充盈,为子女的长寿及其智慧能力等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青年男女注意保养精气,不仅是为了自己,更重要的也是为了下一代。如果全国的青年男女都关注精气的保养,他们的下一代又将是怎样的情形呢?如此若干代下去,我们中华民族将更加优秀,中华民族必将是全世界最优
秀的民族。谁先悟透这个道理,谁的子女,甚至家族,必将首先成为最优秀的家族。
当生命产生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还是要靠精气。《钟吕传道集》说:“人之生,自父母交会而二气相合,即精血为胞胎”。“受胎之初,父母之真气,隐于人之内肾,所谓铅者,此也”。“铅本父母之真气合而为一,纯粹而不离,既成形之后而藏在肾中”。“肾者,气之根”。“肾生气”。“肾为气海”。真气与生俱来,故曰先天真气,或称先天元气,也可只称真气、元气或肾气。在母腹内,胎儿的发育要受父母之真气的影响。出生后,肾气也同人的生长发育分不开。
被收入《道藏》的《黄帝内经》对这个问题有着精辟的论述。《内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书。《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阴阳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女子以七岁起,肾气不断充实,到三七和四七,这是女子一生中,肾气最旺盛的时期。从五七起,女子的肾气开始衰退,直到最后肾气枯竭而亡。
《内经》又说:“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
男子以八岁算起,肾气越来越充实。到了三八和四八,这是男子肾气最旺盛的时期。从五八起,男子肾气开始衰弱。到了八八,天癸竭而肾脏衰,离死亡不远矣!人活七十古来稀的理论根据,就在这里。
人的生长发育,成长壮大,到衰弱死亡,都同肾气有着直接的关联。肾气即是精气。有气则生,无气则死。
从以上的论述,我们不难看出,生命的本质在于精气。什么是生命呢?生命就是精气。保养自身的精气,就是爱护生命。耗损精气,就是浪费生命。记住我的这些话,会助你延寿数十年。
生命的选择
关于生命的问题,在人们面前有两条路任你选择。
人的生命活动靠精气来维持,善于保养精气者长生,否则就是短寿。长生或短寿,只能由你自己选择。
其实要想长生并不是很难的事情,长生药就在你自己身上,只不过你自己不知道而已。内丹派南宗开山祖师张伯端的《悟真篇》说:“人人本有长生药,自是迷徒枉摆抛。”每个人生来就有长生药,只是你自己迷失了方向,将长生药白白地抛掉了。
这个长生药指的是什么呢?指的是你自身的精气。
精气与生俱来,属阳。人体内的浊气病气等则属阴。如果不知养生,阳气耗尽,成为纯阴之体,那就是死人。如果懂得养生,通过修炼,炼尽阴渣,成为纯阳之体,那就是仙人,仙人最长生。
张三丰对这个问题,讲得非常清楚。他在《玄音篇》中说:“鬼者纯阴,仙者纯阳。人者半阴半阳,则不离乎生死。缺阴之半则成仙;缺阳之半则成鬼。故人在可仙可鬼之中。”人是半鬼半仙,在人们的面前,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通仙的长生之路,一条是通往死亡的短命之路。你要走向何方?请自行选择吧!
如果你选的是通仙的长生之路,那就必须培养自身的精气,因为精气就是你长生的药。培养精气是长生的唯一正路。请记住这句话,大有好处。
人想健康长寿,绝对离不开培养精气。仙人真人也是靠精气的积累而成。《黄庭经》说:“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成真。”仙人都要积精累气,何况是一般的人呢!
张三丰讲得更详细,他在《玄音篇》里说:“仙品有五,实言之则只四。一曰人仙。人仙者,炼元精而补元气,以培修仙之本。然能养健,不离生死,此人中仙也。”人仙是炼元精补元气,这是修仙最基本的事。同时,还能使人的身体健壮。人仙也是人,为什么称为仙呢?人仙的元精元气比不修炼的人要充足得多,其寿命更比不修炼的人要长得多。仙有长寿的意思,故称人仙。在人仙基础上再行修炼,就可进入地仙境界。
《玄音篇》又说:“一曰地仙。地仙者,炼元气而结内丹,已无漏通之患,然可陆人,不离尘土,此地中仙也。”地仙炼元气而结内丹,并炼成不漏之体。要结丹,必炼元气。丹者,元气之所结也。再行修炼,进入神仙妙境。
《玄音篇》接着说:“一曰神仙。神仙者,炼元气而化元神,已有神通之妙,水火无害,又名水仙。炼神还虚,即天仙也。”炼神还虚,从字面上看,炼的是阳神,实际上,炼的也是气。《性命法诀明指》说:“夫阳神者,即天地虚空真一之气耳。”
以上,从人仙到天仙都是在修炼元精元气。
站的立场不同,对仙的理解就不同。比如,一般人常说:快乐似神仙。《太乙金华宗旨·阐幽问答》吕祖说:“心中潇洒即是仙,心中无累即是佛,心中无私即是圣。”在这里,我给仙下个定义,什么是仙呢?健康长生之人就是仙。长寿之人,心胸开朗,无私无欲,潇洒自在,这既是佛,也是圣,还是仙。
如果想像仙一样长生,只有修炼元精元气。元精元气为阳,培养元精元气的过程就是增阳消阴的过程。
《天仙正理》说:“消一分阴,令阳添一分。去二分三分四分五分阴,则添二分三分四分五分阳。渐渐将分挣到消尽十分阴,添足十分阳,谓之纯阳。”“所以古人云:分阳未尽则不死。分阴未尽则不仙。”
添一分阳,同时就消去了一分阴。这表示对长生的仙靠近了一分,对死则远离了一分。添二分三分四分五分阳,同时消去了二分三分四分五分阴。这表明对长生的仙靠近了二分三分四分五分,对死亡则远离了二分三分四分五分。渐渐添足十分阳,同时就消尽了全身之阴,成为纯阳之体,长生的最终目标就达到了。
修炼精气的过程就是健康长寿的过程。只要坚持下去,肯定会比一般人长寿得多。
修炼精气的最好方法,就是修炼武当太乙内丹术。因为武当太乙内丹术是由武当张三丰传下来的,其功效为成千上万的太乙弟子的修炼所证实。
张三丰内丹术思想
十六年前,我发表了一篇《张三丰内丹术思想源流考》一文,明确指出,张三丰内丹术思想来源于内丹派南宗,尤其与南宗第五祖白玉蟾有着直接的渊源。现在我们再来探讨张三丰的内丹术思想,进一步证实这个论断的正确性。
张三丰内丹术主要思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张三丰论道
要了解张三丰的内丹术思想,首先必须要知道张三丰关于“道”的定义。张三丰的内丹术思想,就是建立在对“道”的定义上。如果连什么是“道”都不知道,一切都无从谈起。
什么是“道”呢?
张三丰《大道论》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修道者,修此阴阳之道也。一阴一阳,一性一命而己。”一阴一阳就是道。修道就是修此阴阳之道。什么是阴阳呢?阴阳就是性命,性命就是道,修道就是修性修命。
白玉蟾《无极图说》指出“夫道也,性与命而已。性无生也,命有生也。无者,万物之始也,有者,万物之母也。一阴一阳之谓道。”一有一无即一阴一阳之意。只有道才是“万物之始”、“万物之母”,所以一阴一阳称为道。总之,夫道也,性与命而已。
从以上两段的论述,可以看出,张三丰与白玉蟾对道的论述何其相似。
张三丰论性命双修
性命双修是内丹派南宗,也是张三丰内丹术思想的重要内容。
张三丰《归源论》说:“赖父母媾精,托造化以成形。命斯立矣,性亦寄焉。性者,太虚无垠,一灵炯炯,无中之真有也;命者,先天至精,一气氤氲,有中之真无也。神气相交,有无互入。性命分,各言其体;性命合。始行其用。性无命不立,命无性不全。始以性而修命,终以命而全性。性命双修,阴阳合一。五行全,四象备,奠三才,符二气,龙虎交,铅汞配,老嫩分,予午契,火候无差,功成顷刻,易莫易于此矣!”张三丰还说,学道之士,修炼中,要想得到真清药物,就必须“毋逞气质之性,毋运思虑之神,毋使呼吸之气,毋用交感之精。”(《道言浅近说》)
张三丰在这里对性命双修作了精辟论述。
依赖父母媾精而成形,这才有了人的性命。什么是性命呢? 张三丰说:“性者,太虚无垠,一灵炯炯”,性者,先天之元神也。“命者,先天至精,一气氤氲。”命就是精气。精也是气,精和气是二而一。所以命者,气也。
这里的精气根源于父精母血,在人出生前就存在了。故称为先天元精、先天元气、先天元神。这三者才是修炼中所需要的至清药物。元精、元气、元神,既是炼丹之药,也是健康长寿之药。气质之性,呼吸之气,交感之精为后天,不可用。
父母媾精以成形,精气神就寓于这形体之中,形就是精气神之宅。精气神依赖于形体而存在。同时,人的形体也不能没有精气神,否则就是死人。所以精气神被称为人之三宝。
精气神可以归结为神气。神是性,气是命。神气不可分,性命自然也是不可分的。性命必须双修,神气相交,阴阳合一,五行全,四象备,奠三才,符二气,龙虎交,铅汞配等等,这些都是性命双修的过程。通过这些修炼,就能“功能顷刻,莫易于此矣!”龙虎,铅汞为神气之比喻。
张三丰最后得山结论说:“性命双修,方合神仙之道。”(《大道论》)这里说的“神仙之道”,即是长寿之道。
张三丰性命双修的思想,来自于白玉蟾。
白玉蟾《必竟恁地歌》说:“人身只有三般物,精神与气常保全。其精不是交感精,乃是玉皇口中涎。其气即非呼吸气,乃知却是太素烟。其神即非思虑神,可与元始相比肩。我闻其言我亦怖,且怖且疑且擎拳。但知即日动止间, 一物相处常团圆。此物根蒂乃精气,精气恐是身中填。岂知此精此神气,根于父母末生前。三者未尝相返离,结为一块大无边。”
《海琼白真人语录》卷三说:“气者形之根,形是气之宅,神者形之具。神即性也,气即命也。心静则气正,正则全气,正则神和,和则神凝,神凝则万宝结矣!施肩吾曰:气住则神住,神住则形住,必也忘其情而全其性也,性全则形自全,气亦全,道必全也。”
从张三丰性命双修的论述,同白玉蟾以上两段作一对比,不难看出两人关于性命双修的思想是多么的一致。
一、在性命双修论述上,他们都是从人未出生前,先天元精元气元神谈起。
二、他们都明确指山,性就是神,命就是气。
三、他们都认为,神气不可分,性命必须双修。
四、一致认为神气寓于人的形体之中,形体也依赖于神气而存在。
五、通过炼神炼气,就能结丹(“万宝结矣”)全道,“功成顷刻”。
白玉蟾对这个问题,还作了进一步论述。《海琼问道集》说:“于静定之中,抱冲和之气,守真一之精,则是封炉固济,以行火候也。火本南方离卦,离属心,心者神也,神者火也,气则药也。以火炼药而成丹者,即是以神御气而成道也。”这是南五祖对炼丹成道最精彩的论述。认真领悟,受益终生。
张三丰论先命后性
先命后性是指在修炼顺序上,先炼命功,后炼性功。先命后性是内丹派南宗区别于北宗的分界线。张三丰的内丹术思想来源于南宗白玉蟾,在修练顺序上,自然是先命后性。
张三丰《大道论》说:“最上一乘之道,以有为入无为。”有为炼命,无为炼性,即先命后性也。炼命就是炼气,炼性就是炼神。
张三丰《大道论》说:“修道以修身为大。”张三丰将炼好身体,作为修炼的头等大事。要想身体好就必须炼气,因为气是生命之根,长生之本。同时,气既是治病之药,也是炼丹的药。必须将炼气(命功)放在修炼的首位。
张三丰《玄要篇》说:“行持造化功,下手调元气。”张三丰注吕祖百字碑说:“凡修行者先须养气。养气之法,在于忘言守一。忘言则气不散,守一则神不出。”《道言浅近说》曰:“进气是修道第一步要紧功夫。”又说:“收得一分气,便得一分宝。收得十分气,便得十分宝。气之贵重,世上凡金凡银,虽百两不换一分。”总之,张三丰认为修道以修身为大,要修身就必须先炼气,要炼丹也必须先炼气。炼气之法就是忘言守一,气聚而结丹。
白玉蟾在谈到性命双修时,说:“今夫修此理者,不若先炼形。炼形之妙,在乎凝神。凝神则气聚,气聚则丹成。”(《海琼问道集》)
张三丰关于先命后性的论述,同白玉蟾所说是一致的。
一、白玉蟾说,性命双修要先炼形,炼形即炼身体。张三丰说,修道以修身为大。
二、白玉蟾说,炼形之妙,在乎凝神。张三丰说“忘言守一”,正是“凝神”的写照。
三、白玉蟾说,“凝神则气聚”。张三丰说,“忘言气不散,守一则神不出”。
四、白玉蟾:“气聚则丹成”。张三丰:“气不散”,“气不散”即气聚之意,当然也能结丹。
张三丰在《炼丹大侯说》将修炼的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并分别对这三个阶段作了说明。前两个阶段,炼精化气和炼气化神都属于命功。炼神还虚,则属于性功。还是先命后性。
张三丰说:“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白玉蟾《海琼问道集》曰:“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二者讲的仍然是同一个意思。
以炼精化气为例。张三丰《炼丹大侯说》曰:“闭目存神,使心静息调,即是炼精化气。”炼精化气实为调养元气。养气的关键是“心静”,心静则神不出(不外驰),心静则息自调。
白玉蟾说“忘形以养气”。“养气”,即调养元气之意。形者,自己的形体也。“忘形”,指在修炼中,要做到高度入静,达到忘我的境界。若能这样,神自存,息自调。
张三丰论长生
珍惜生命,爱护生命,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其本质应该是一致的。古人所谓修道,应是养生长生之道。自古及今,人类总是不断地探寻一种适合身心健康长寿的养生之路。
张三丰在《大道论》中说:“仙道者,长生之道也。”“仙道”是养生之道,健康之道,祛病延年之道,理所当然是为长生之道。
张三丰的养生之道,比一般人的养生,具有更深远的含义。《大道论》说:“全于人道,仙道自然不远也。又须洞晓阴阳,深参造化,察其真伪,得阴阳之正气,觅铅汞之真宗,方能换骨长生,居不夜之天,玩长春之景,与天地同久,日月同明,此正大丈夫份内事也。”张三丰的这一思想,还是来自于白玉蟾。
白玉蟾《海琼问道集》说:“开阖乾坤造化权,煅炼一炉真日月。能悟之者,效日月之运用,与天地以同功。夫岂知天养无象,地养无体。故天长地久,日光月明,真一长存。”
白玉蟾说的乾坤、天地、日月,与张三丰所讲的铅汞,都是指的阴阳,实际指的是神气。他们认为,把握了煅炼神气的规律,效法日月之运用,就能与天地同功,故能与天地同久,与日月同明。这是他们追求的一种美好理想,也是古人的一种良好愿望。
在这里之所以要写出来,是为了全面了解张三丰的内丹术思想及其来源。对古人的东西,我们要本着毛泽东同志提倡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精神。张三丰很长寿,就这点而言,就很值得我们学习,他有多长寿呢?
张三丰生于元定宗丁末年(1247年)四月初九子时。张三丰的名著《无根树》丹词,作于武当山。其词尾附记曰:“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岁在甲子中和节,大元遗老张三丰记于武当天柱峰之草庐。”此时,张三丰已是137岁了。明太祖闻其名,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派使臣上武当山,拜请张三丰。此时,张三丰已经144岁。
鹤鸣山迎仙阁明代胡源洁墓碑记载:礼部尚书胡源洁于永乐五年(1407年)奉明成祖圣旨,访仙人张三丰,此时张三丰已经 160岁了。鹤鸣山迎仙阁吴伯理墓碑记载: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龙虎山道士吴伯理,奉太宗文皇帝御旨,入蜀鹤鸣山天谷洞,迎请真仙张三丰。此时,张二丰已170岁了。
胡源洁和吴伯理都是奉皇帝的圣旨,迎请张三丰,不会有假。张三丰的高寿,自然也不会是假的了。
白玉蟾的寿命也是很长的。《道法会元》卷108记载:“琼崖先生白玉蟾系接紫阳,隐显莫测,今百数十年,八九十岁人多曾见之,江右遗墨尤多。”
白玉蟾和张三丰都在百数十岁以上,大约超过当时社会寿命四倍以上,这与他们修炼南宗内丹术有关。南宗内丹术不愧为真正的养生之道。
2011年11月19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播出,中国第四届寿星大会选出的第一大寿星广西瑶族罗美珍,现年126岁,可以说是全世界最长寿的人。但中国还有更长寿者。罗美珍快要超过我国社会平均年龄(己超过70岁)的两倍了。将现代生活的条件,加上现代的医疗水平,再加上古代的养生大法,那么现代人到底能活多少岁呢?这个问题请大家去思考。如果想通了,就赶快行动吧!养生宜早不宜迟。
张三丰痛斥男女双修
《周易》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不少人偷梁换柱,将阴阳之道说成是男女双修,称这些人为阴阳双修派。我则称之为男女双修派,剥掉其伪装,露出其本来面目。
男女双修者,在古代,就被主流社会瞧不起,被认为是“下三滥”,败坏社会伦常;在当今社会,破坏社会风气,也与国家法律背道而驰。
张三丰在《玄机直讲·登天指迷说》中说:“夫天上地下,乾坤坎离,男女内外炉鼎,喻吾一身之内外阴阳而言,并无男女等相。古仙云,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还丹本无质,至哉斯言尽矣!世间学好的人,必不为损人利己之事。宇宙间男女所赖以生而不死者,惟此一点阳精而已。岂有学仙的人,采女人之精而利己之身哉?比与世之杀人者,有何异焉?”
张三丰《大道论》又说:“今之愚人,闻说有用生阳之道者,却行御女巧诈之术,正如披麻救火,飞蛾扑灯。贪其美色,胡肆纵横。日则逞力多劳,夜则咨情纵欲,致使神昏气败,髓竭精枯,尤不醒悟,甘分待终。”
张三丰这两段话,将男女双修派完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让人们更加认清其“庐山真面目”。
这两段话的要点如下:
一、天地、乾坤、坎离、男女,仅仅是比喻人自身的阴阳。这阴阳指的是人自有的神和气,并不是指真正的男人和女人。而男女双修派则偷换概念,将阴阳偷换成男人和女人。男女双修派这些人不学无术,连一些最基本的概念都不懂。男女双修派的理论基础在本质是错误的,在这种错误理论指导下的行为,自然是错上加错了。
二、世间好人绝不会干损人利己之事,尤其是修炼之人,更是如此。
三、采女人之精而利己身者,与世之杀人犯罪无异。
四、只有愚人才行御女巧诈之术,这好比披麻救火、飞峨扑灯,自寻死路。
五、贪色纵欲,致使神昏气败,髓竭精枯,离死不远矣!该醒悟了,不要等死。
张三丰反对男女双修派的思想,也是来自于内丹派南宗。
南宗一祖张紫阳《悟真篇》说:“人人身有长生药,自是愚迷枉摆抛。甘露降时天地合,黄芽生处坎离交。”薛道光《紫阳真人悟真篇三注》曰:“甘露黄芽,皆金丹之异名;天地坎离,乃龙虎法之象。天地之气氤氲,甘露自降;坎离之气交会,黄芽自生。龙虎二弦之气交媾,金丹自结矣!”上阳子注曰:“甘露黄芽,即先天一气,此气才至,即结成丹。”
张三丰说的:“男女所赖以生而不死者,惟此一点阳精而己。”这“一点阳精”就是张伯端说的“人人自有长生药。”长生药就是自身具有的阳精,阳精也称为先天元气。先天元气在神的作用下,神气交合,即坎离交会、龙虎交媾而结金丹,自可长生。
愚昧的男女双修派不知道长生药就在自己身上,却到女人身上去找,行御女巧诈之术,损人利己。张伯端《悟真篇》又曰:“不识阳精及主宾,知他哪个是疏亲。房中空闭尾闾穴,误杀阎浮多少人。”
薛道光《紫阳真人悟真篇三注》曰:“钟离公云:四大一身俱属阴,不知何物是阳精。盖真一之精,乃至阳之气。”并批判男女双修派说:“迷徒不达此理,却行房中御女之术。强闭尾闾,名为炼阴,以此延年。实抱薪救火耳。”男女双修派不知道培养自身的元气,而去采女人的精气,其结果是害人害己,误杀世间多少人。
内丹派南宗主张清修,反对男女双修,张三丰自然也是如此。
张三丰《水石闲谈》说:“吾道以清心寡欲为本,实属保身之方。”《道言浅近说》曰:“学道之士,须要清心清意,方得真清药物也。”这里的“真清药物”,即“长生药”,乃先天元气。炼丹就是炼此元气。只有在虚极静笃的功态下,才能激发人体自身的元气而结为金丹。要达到高度的入静,就必须清心寡欲,绝不可行欲念,更不能男女双修。
在这里,对内丹派南宗弟子,再提醒几点:
其一、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阴阳双修派的根。这个根,不是来自内丹派南宗,而是《周易》之说。
其二、内丹派南宗主张清心寡欲,阴阳双修则反对清修,而主张男女双修,二者水火不相融。
其三、阴阳双修派采女人之精的御女术,不能称之为阴阳双修丹法。是男人结丹?还是女人结丹?或是男人女人都结丹?事实上,都不能结丹,怎么可以称为丹法呢?绝不可以将男女双修与修炼金丹大道混为一谈。
其四、内丹派南宗是南五祖传下来的,凡与南五祖所传丹法一脉相承者,均属南宗丹法。否则,均不属南宗丹法。南宗弟子,一旦主张男女双修,说明他已背离了南宗,他就不再是南宗弟子了,他主张的男女双修更是与南宗无关。
从以上五个方面,对张三丰内丹术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张三丰内丹术思源于内丹派南宗,同南五祖白玉蟾有着直接的传承关系,也可以说白玉蟾同张三丰是师友关系。
再举一例。张三丰的名著之一《无根树丹词》就直接来自于白玉蟾的《劝道文》。《劝道文》说:“嗟夫!人身如无根树,惟凭气息以为根株。白岁光阴,如梦相似,出息不保入息,今朝不保来朝。虚度岁时,忽然老死。”气息是人生的根蒂,要想长生就得善于养气,劝人们要修炼自身的元气。
张三丰《无根树丹词》题义说:“无根树者,指人身之铅气也。丹家于虚无境内养出根株,先天后天,都自无中生有。故曰:说到无根却有根也。”总之,“修炼根蒂,如是而已”。再透露一点鲜为人知的秘密,在南宗武当太乙内丹术中,有的秘术和丹药秘方,就是由白玉蟾经张三丰传下来的。
由白玉蟾和张三丰传下来的丹法,其功效确属罕见,现略举一例引以为证。
航天工业部二0八研究所等科研单位,曾组织过一次全国性的耐寒科学测试。南宗武当太乙弟子熊正杰,在国防大学的冰库里,气温零下18.88度,只穿短裤,静坐2.5小时,超世界吉尼斯记录,多种报刊和电视台都有采访报道。成都发行量最大的成都商报,在头版以醒目的标题——“耐寒奇人系出川门”,吸引了大量的读者。
在这次人体耐寒科学测试中,太乙弟子熊正杰运用了胎息法。断口鼻呼吸,而用肚脐呼吸,这就是胎息法,胎儿在母体中就是用肚脐呼吸。工作人员用现代化仪器测试熊正杰的呼吸,先后六次换了医院用的现代化的精密仪器,都没有测出熊正杰的呼吸,经再三检查,仪器完全正常。熊正杰用肚脐呼吸,断了口鼻呼吸,现代化仪器自然就测不出来。能炼到风寒不侵和胎息的高境界,一般的丹法是炼不成功的,只有像白玉蟾和张三丰这样的高人传授的丹法秘术,才能达到这样的高境界。
再举一丹药秘方的例子
在太乙秘方中,有一种秘方,既可以降高血压,还可以降高血脂、高血粘、溶血栓。以上各病是各有专药,但太乙秘方只用一种秘方,就可以治以上各病。这世界上还有同样的药吗?这恐怕很难找,只有高人才有这样高效的秘方,如果有人不相信,可以做实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如果本秘方开发出来,是医药史上的一次革命,也是对全社会、全人类的巨大贡献。希望能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更希望能引起国内外有识之士的关注。

昨天是中国第一个医师节。谁是最伟大的医生,医者首先要有高明的医术,还要有良好的医德,医者父母心。我有幸遇到这样一位伟大的医生,他是一位以父母心…

李天虎这次来成都面授,又一次感觉像回自己的家一样,回家见自己长辈一般,师父总是笑容满面,一脸慈祥,两年没来成都了,两年里心里感概颇多;以前觉得…

简 从去年七月份开始接触太乙功,这也是第三次参加面授,随着一次次深入的学习和体悟,太乙之功的印证,是一次比一次震撼与神奇。对此修炼太乙功…

李明华今年夏天六月份我和我女儿试功,我站桩时候,她放我左手下面我右手慢慢的对着地面转圈她在我左手下面的手,能够感觉到一个热气团在转圈,,同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