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丰内丹术思想源流考
张三丰,名通,又名全一,字君实,道号三丰,又名玄玄子。以其不修边幅,人称张邋遢。生于元正宗二年三月初九(即1247年)。辽东懿州(今辽宁彰武西南)人。祖籍江西龙虎山,自称天师后裔。《明史》载,其人丰颀而魁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暑只一衲、一蓑,斗米一餐而尽,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书经目不忘,能一日千里,知往卜来。游处无恒,或居穷山,或处井市。善于嬉谑,旁若无人。尝游武当,时五龙、南岩、紫霄诸宫皆毁于兵火,张三丰与其徒去荆棘、辟瓦砾,创草庐而居之,预言此山异日必定大兴。后居宝鸡金台观,曾死而复活,其门人称之为“阳神出游”。曾入四川,在青城山、青羊宫(青羊宫原来还保存有张三丰碑)、鹤鸣山访道求真。后复入武当。或隐或显,迹踪莫测。“终莫测其存否也”。
关于张三丰内丹术思想之渊源,李涵虚《张三丰全集·派考记·道派》曾有这样的记载:
大道渊源,始于老子,一传尹文始,五传而至三丰先生。虽然,老子之所传亦甚多矣,其间杰出者,尹文始、王少阳。支分派别,各有传人。今特就文始而言之:文始传麻衣,麻衣传希夷,希夷传火龙,火龙传三丰。或以为隐仙派者,文始隐关令、隐太白、麻衣隐石堂、隐黄山,希夷隐太华,火龙隐终南,先生隐武当,此隐派之说也。夫神仙无不能隐,而此派更为高隐。孔子曰:“老子,其犹龙乎”,言其深隐莫测也,故又称“犹龙派”云。
按:老子之道,文始派最高,少阳派最大。少阳传正阳,正阳传纯阳,纯阳首传重阳,重阳传邱长春,开北派;纯阳又传刘海蟾,海蟾传张紫阳,开南派。
再按:文始一派至麻衣而传希夷;少阳一派,刘海蟾亦以丹法传希夷,两派于斯一汇。是三丰先生谓文始派也可,谓少阳派也亦可。
正宗大道,始于老子,一传尹文始。尹文始,即函谷关关令尹喜。老子过关,关令尹喜强为之著书,遂作《道德经》五千言,尹喜由此得道,这是老子的第一个传人。《玄门必读》曰:“尹喜真人,姓宓,字公文,号关尹喜,河南陕州灵宝县人。”尹喜真人,亦称文始真人。以文始真人传下来的这一派,亦文始派。
文始传麻衣,麻衣传希夷。麻衣者,何人也?知道的人可能不多,据我的一位弟子说,《道藏》里有麻衣道者的记载。《纯阳帝君神化妙通记》曰:“纯阳帝君,高尚其志,不事王侯,绰然方外,顿超物表,所以天下莫敢臣,侯王不能友。自别师后,密隐华峰羽谷四十余年,自唐末间,时人方知之。故指示李奇。奇寿百五十岁终焉。度诸仙百余人,隐显更名不一。五代时,又隐华山,号无家宫。至衣麻衣布袍,人呼为麻衣道者。以易理参同点化陈希夷。先生与燕国相刘玄英,即海蟾君也,皆师事之。”可见麻衣道者,即纯阳帝君吕洞宾也。
麻衣道者纯阳帝君传希夷。希夷即陈抟,字图南,号扶摇子,唐末五代时,普州崇龛(今四川安岳境内)人。在后唐清泰年间,曾隐居武当山九室岩。后移居华山云台。《宋史·陈抟传》说他“因服气辟谷,历二十余年,但每日饮酒数杯。”“每寝处,多百余日不起。”由此看来,陈抟不仅是睡仙,一睡就是百余日不起。而且,也可称是服气辟谷之鼻祖,辟谷二十余年,真令人惊叹!
希夷传火龙。火龙真人,姓郑,名思远,号小祝融。世称神医。火龙传张三丰。老君大道,一传文始,五传而至张三丰。故张三丰可谓文始派。
张三丰亦属少阳派。《玄门必读》载:“东华祖师王诚字玄甫,栗华子,系古仙东园公,于汉永寿元年(155年)乙未六月十五日降生,得太上降传大道,隐于昆仑山,复居五台山紫府洞天,自称少阳帝君。后居于终南山凝阳洞,以道授正阳祖师、王重阳祖师。潜修正位,辅立极大道帝君,十月十六日上升。法派曰少阳派。”凡少阳帝君王玄甫传下来的这一派,称为少阳派。少阳传正阳(钟离权),正阳传纯阳(吕洞宾),纯阳传海蟾(刘操),海蟾传希夷(陈图南),希夷传张三丰。张三丰成为少阳派第六代传人。如果按纯阳传希夷,希夷传三丰,那么张三丰应是少阳派第五代传人。
张三丰继承了陈抟(陈图南)的内丹术思想,并为之感到自豪。张三丰所著的《蛰龙吟》曰:“气气归玄窍,息息任天然。莫散乱,须安恬,温养得汞性儿圆,等待他铅花儿现。无走失,有防闲;真火候,运中间;行七返,不艰难;炼九还,何嗟叹。静观龙虎战场战,谙把阴阳颠倒颠。人言我是朦胧汉,我却眠兮眠未眠。学就了,真卧禅,养成了,真胎元,卧龙一起便升天。此蛰法,是谁传?曲肱而枕自尼山,乐在其中无人谙。五龙飞跃出深潭,天将此法传图南。图南一派俦继承?邋遢道人张丰仙。”
关于张三丰的内丹术思想,还来自于陈上阳。《道统源流》曰“陈上阳先生传张三丰,名君宝,字玄玄。元季辽东懿州人。好道善剑,与明太祖为友,在鸡足、武当等山开派。”陈上阳,名致虚,字观吾,号上阳子。江右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续文献通考》说:陈上阳“遇青城老师亲传先天一气,坎月离日金丹之旨。”此南宗修炼之丹法也。陈上阳的内丹术思想与南宗有很深的渊源。他著的《金丹大要》说:“华阳玄甫、云房、洞宾授受以来,深山妙窟,代不乏人,其间道成而隐,但为身谋,不肯遗名于世者,岂胜道哉!复有存世传道,序传诗歌,或隐或显,宁具知乎?至于功高德重,尊居帝境,宰制劫运者,又唯备知。燕相海蟾受于纯阳,而得紫阳,以传杏林、紫贤、泥丸、海琼,接踵者至多。”陈上阳列出的这个丹道传授体系,正是南宗丹道传授的体系。他特别推崇南宗开山祖师张伯端。《金丹大要》说:“丹经妙诀,散满人间,唯紫阳《悟真篇》颇详,又得无名子诸公引而明之。”紫阳即张伯端。无名子即翁保光,翁保光得道于广益子刘永年,刘永年“即白龙洞道人,紫阳入室之徒也”(《金液还丹印证图·后叙》)。可见,陈上阳的内丹术思想,与张紫阳有着直接的关联。而陈上阳又传张三丰。张三丰亦属南宗一脉。
何谓南宗?《三馀赘笔》曰:“其南宗者,谓其东华少阳君得老聃之道,以授钟离权,权授唐进士吕岩、辽进士刘操,操授宋张伯端,伯端授石泰,泰授薛道光,道光授陈楠,楠授白玉蟾”。南宗一派实为少阳派。
按前文所述,张三丰的内丹术思想来源于三大派系。其一,张三丰是文始派。但文始派并无具体的修炼术传于世。文始派二传麻衣道者吕洞宾(吕岩、吕纯阳),五传而至张三丰。而麻衣道者吕洞宾正属南宗一脉,可见,张三丰也应属南宗。其二,张三丰是少阳派,而南宗正属少阳派,可见,张三丰应属南宗一脉。其三,陈上阳传张三丰,而陈上阳亦为南宗一脉,张三丰也应属南宗。
张三丰的内丹术思想,渊源于南宗。甚至可以说,直接来源于南宗。李远国《道教气功养生学》说:“明初武当三丰派的实际创始人,元明间著名道士张三丰,亦受南宗丹法影响。其传世之作最负盛名者《无根树丹词》,亦直接源自白玉蟾”。可见,张三丰应是白玉蟾的传人。南宗从王玄甫到白玉蟾,其间经历了九代,张三丰是南宗第十代传人。张三丰继承了南宗内丹术思想,开创武当派,流传至今。现在成都市青羊宫所传武当太乙功,实为南宗内丹术,乃南宗千古不传之长生术也。
可以说,南宗其主要代表人物,无一不长生。南宗一脉,始于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被奉为太上老君,乃道教之始祖也。楚国苦县(今河南邑县)历乡曲里人。任继愈《中国哲学史》说,老子约生于公元前580年(周简王六年)。老子传东华帝君王玄甫(生于公元155年6月15日),此时的老子,应是七百几十岁了。
东华帝君王玄甫传正阳帝君钟离权。钟离权曾为五代后晋(937~47)大将,出兵土番失利,误入终南山,遇东华帝君而得道。此时的东华帝君,至少是780岁了。
钟离权传吕洞宾。《金莲正宗记》载:吕洞宾“暇日游庐山之胜迹,偶与正阳先生相遇,一语一言之间,心与心契,密授大道”。据史料记载,吕洞宾的寿命是很长的。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41说:“关中吕洞宾者,有剑术,年百余岁,貌若婴儿,行走轻捷。”吕洞宾生于唐德宗贞元戊寅年(798年)农历四月十四。吕洞宾与陈抟(871~89)交往最密,他们曾同隐华山。陈抟卒于989年。吕洞宾再至华山吊祭,并作《哭陈先生》。此时的吕洞宾,已是190岁高龄了。《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记载:金·正隆四年(1159年),王重阳在甘河镇,遇吕祖师而得道。后作《遇师诗》,诗云:“四旬八上始遭逢,口诀传来便是功。”盖唐纯阳子吕仙翁之化身也。此时的吕洞宾,已有361岁了。明代陆西星(1520~606),开创内丹东派。据《宾翁自记》记载:他自称于嘉靖丁未年(1547年)感吕洞宾降临所居北海草堂,先后二十日,亲授丹法要诀。这时的吕洞宾已750岁了。清代李西月,开创内丹西派,自称在峨眉山遇吕洞宾于禅院。密传真旨。按此说法,吕洞宾经历了唐宋元明清数个朝代,已是千岁以上老人了。
吕纯阳传刘海蟾。刘海蟾,名玄英,字宗成,号海蟾子。初名操,字晖远。燕地广陵(今河南息县)人。五代(907~60)时,曾仕燕主刘守光为相。《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载:刘操“后遇吕洞宾,得金丹之秘旨。自此往来终南、泰华间。”后于宋熙宁二年己 酉岁(1069年),在成都授金丹秘诀于张伯端。这时刘操已是一百数十岁的老人了。据多种史料记载,刘操起码在北宋末年,尚活动于世。其寿命应在两百岁左右。
刘海蟾传张伯端。张伯端,又名用成,字平叔,号紫阳。北宋浙江天台山人。85岁时,在成都得道。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二月十五日上升,住世98岁(984~082)。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载:在张伯端仙逝七年后,弟子白龙洞道人刘永年,遇紫阳于王屋山,留诗一章而去。
张伯端传石泰。石泰,常州人。字得之,号杏林,一号翠玄子。石泰生于真宗天禧四年(1021年),于高宗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八月十五日仙逝,住世137岁。
石泰传薛道光。薛道光,名式,又名道源,字太源。初为僧,法号紫贤,一号毗陵禅师。阆州(今四川阆中)人,一云陕府鸡足山人。生于1077年,于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九月初九日上升,住世114岁。
道光传陈楠。陈楠,字南木,号翠虚。惠州搏罗县白水岩(今属广东)人。出生不详,于1213年仙逝。但有史料说,他在宋徽宗政和(1111~1118)年间,擢提举道院录事,从这个史料可推出,陈楠年岁,应在百数十岁。
陈楠传白玉蟾。白玉蟾,本名葛长庚,字如晦,号海琼子、海南翁、琼山道人、武夷散人、神霄散史等。对其年岁,有多种说法。但他自述,九十多岁还是童颜。《水调歌头·自述十首》曰:“虽是蓬头垢面,今已九旬来地,尚且是童颜。”《道法会元》载:“琼崖先生白玉蟾系接紫阳,隐显莫测,今百数十岁,八九十岁人多见之。江右遗墨尤多。”可见,白玉蟾年岁应在百数十岁以上。
张三丰承接白玉蟾。被丹家一致赞誉的《无根树》直接来自于白玉蟾。《无根树》作于武当山。其词尾附记曰:“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岁在甲子中和节,大元遗老张三丰自记于武当山天柱峰之草庐。”这时,张三丰已是137岁了。据史料记载,明成祖永乐壬辰年(1412年),派史臣到武当拜请张三丰,三丰已出游而不遇。此时张三丰已165岁了。《历代显迹记》载:“嘉靖末,诏求天下方书,时南京道观崇清寺壁上有四绝句,款落‘隐仙张玄玄题’,常有神灯,夜照其字,后忽为雷电取去。诗见《云水集》中。”嘉靖末年,即1566年。此时,张三丰已是320岁高龄了。还有记载说,张三丰在清代顺治、康熙(1662~722)年间,还活动于世。这时,张三丰经历了元明清数个朝代,已近五百岁了。
吾师,清代人。他继承了三丰南宗太乙丹诀秘旨。鹤发童颜,身材修长,健步如飞。水上行走,如履平地。早已归隐深山,不问世事,与世无争。武当派属隐仙派一脉,张三丰亦自称隐仙也。
总之,南宗大道乃长生之道也。这不仅为古圣的实践所证实,也为现代南宗太乙弟子的实践所证实。青羊宫传授的南宗太乙气功,无论面授或函授学员,普遍反映,南宗太乙功不仅治病,而且强身健体,增强生命活力。新疆学员刘富贵来信说:“余年老多病,曾炼中功、真气运行法、智能功、三三九乘元功,少林一指禅等功六年,耗资三千多元,未见成效。后改炼武当太乙功,炼功仅两月余,不仅治好了我的气管炎、高血压、类风湿性关节炎、肾虚、失眠多种疾病,而且使我身强体健,焕发了青春活力,越活越年轻。感谢周壮老师的太乙功,真有妙手回春之神效。”武当太乙功,功神效奇,令人惊叹!真不愧为千古不传之神功也。
《中国气功》96年第2期

昨天是中国第一个医师节。谁是最伟大的医生,医者首先要有高明的医术,还要有良好的医德,医者父母心。我有幸遇到这样一位伟大的医生,他是一位以父母心…

李天虎这次来成都面授,又一次感觉像回自己的家一样,回家见自己长辈一般,师父总是笑容满面,一脸慈祥,两年没来成都了,两年里心里感概颇多;以前觉得…

简 从去年七月份开始接触太乙功,这也是第三次参加面授,随着一次次深入的学习和体悟,太乙之功的印证,是一次比一次震撼与神奇。对此修炼太乙功…

李明华今年夏天六月份我和我女儿试功,我站桩时候,她放我左手下面我右手慢慢的对着地面转圈她在我左手下面的手,能够感觉到一个热气团在转圈,,同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