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家内丹术看长生之路
武当太乙功,属道家正统修炼术。而道家修炼术的最高目标,是得道长生。人的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属于自己只有一次而已。道家经典《太平经》曰:“几天下人死亡,非小事也。壹死,终古不得复见天地日月也,脉骨成涂土。死命,重事也。人居天地之间,人人得壹生,不得重生也。”《老子想尔注》曰:“归志于道,唯愿长生。”又说:“不知长生之道,身皆尸行耳。”《悟真篇》曰:“不求大道出迷途,纵负贤才岂丈夫。百岁光阴石火烁,一生身世水泡浮。只贪利禄求荣显,不顾形容暗悴枯。试问堆金等山岳,无常买得不来无?”
道家认为,一个人只有一生一死,死乃大事重事。所以人要立志于道,唯愿长生。若不知长生之道,身如行尸走肉一般,纵有才干,也不算大丈夫。一生光阴像火光一闪而灭,如水泡一现而散。只是贪图利禄,追求荣华富贵,不觉形容憔悴,死亡将至,那怕堆金如山,也买不通要命的无常。
自古以来,人们总是在不断地探索,试图寻求一条长生之路。远古有神农氏尝百草的传说,想通过服食草药,以达长生。上古时,炼养家方回,尧时的隐士,尧聘为闾士。《列仙传》说:方回“炼食云母,……闭于室中,以求道,回化而云。”殷商时期的吕尚,即姜子牙,《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说:吕尚“服泽芝、地髓,且二百年而告亡。”春秋时期的养生家桂父,《水经注》说:其城隍渐之外,“香桂成林,气清烟澄。桂父,县人也。棲居此林,服桂得道。”
有炼外丹,以求长生者。外丹以汞铅为主药,配合其他药物,放在鼎炉中烧炼而为外丹,亦称金丹。《抱朴子内篇·金丹》云:夫金丹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服此二物,炼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古文龙虎经注疏》序曰:“外丹莫不以汞铅为宗。故古歌云:红铅黑汞大丹头,相符黑红是真修。红铅取精黑取髓,解得红黑药无比。将红入黑保长生,用黑入红天仙已。”外丹术曾盛极一时,特别是唐代,不少皇帝皆服食外丹。《廿二史札记》还将唐代皇帝服食外丹的情况,载于卷19《唐诸帝多饵丹药》。
有赴名山或海上,寻师访道,以求长生者。传说春始皇曾派三千童男童女,乘船去东海,寻仙访道,以求长生。
有炼气养生,以达长生者。早在夏商时期,其代表人物,有彭祖及其同时代的王乔、赤松子。《列仙传》曰:“彭祖者,殷大夫也,姓篯,名鉴,帝颛顼之孙,陆终氏之中子。历夏至殷末,八百余岁,常服桂芝,善导引行气。”《淮南子》曰:“今夫王乔、赤松子,吹嘘呼吸,吐故纳新,遗形去智,抱素返真,以游玄妙,上通云天。”又曰:“王乔、赤松子,去尘埃之间,离群慝之纷,汲阴阳之和,食天地之精,呼而出故,吸而入新,蹀虚轻举,乘云游雾,可谓养生矣。”《神仙传》说:彭祖“常闭气内息,从旦至中,乃危坐拭目,摩搦身体,舐唇咽唾,服气数十,乃起行言笑。其体中或瘦倦不安,便导引闭气,以攻所患,心存其体面九窍、五脏四肢至于毛发,皆令俱至,觉其气云行体中,故于鼻口中,达十指末,寻即体和。”《仙赋》曰:“夫王乔、赤松,呼则出故,翕则纳新,夭矫经引,积气关元,精神周洽,鬲塞通流。”三千多年前,古人就知道,导引闭气,气攻病灶,内气周行全身,疏通气血。并采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积气关元(丹田),以达却病延年、甚而长生之目的。
据史料记载:彭祖、王乔、赤松子,确有其人,而且都在四川修炼得道。自古以来,就有“蜀国多仙山”的美称。《华阳国志·蜀志》说:“王乔升其北山,彭祖家其彭蒙。”彭蒙即四川彭州(原彭山县)双江镇之仙女山。仙女山尚有彭祖祠和彭祖墓之遗址。《淮南子》说:“王乔,武阳人也。”“武阳县郡治,有王乔、彭祖祠。”武阳在彭州境。现四川松潘县境,有赤松子观。相传为赤松子得道成仙之处。彭祖、王乔、赤松子的炼气思想,对后来内丹派(特别是内丹派南宗)的形成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四川可以说是内丹派的发源地。成都青羊宫,丹书称之为李老君的第二降生地。庙内有老君给文始真人讲经说法的说法台,有老子降生的降生台,有纯阳真人和韩湘子显圣的二仙庵,还有张三丰手书的三丰碑(现已毁)。张三丰继承了陈抟的内炼思想,而陈抟又恰是四川安岳人。南宗一祖张紫阳也在成都得道,传其丹法者,又是青城丈人刘海蟾。现在传授内丹派南宗丹法者,也在成都青羊宫。
人可以长生,尤其是道家,自古以来,长生者甚多。以其长寿闻名于世的彭祖,从夏到殷末,已800岁,还自叹其不寿。上文说秦始皇派人到东海访道求真,实际是去寻找当时人称千岁翁的安期生。《列仙传》载:安期生是琅琊阜乡人,卖药于东海边。“秦始皇东游请见,与语三日三夜。”《史记》说:“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
道家善于养生,自古以来,闻名中外。关于道家的种种传说,更是引人入胜,令人惊叹!内丹派南宗修炼术,可称为长生术。
道家养生思想,乃中国古文化之瑰宝。武当太乙功属内丹派南宗修炼术,其思想渊源,来自于周代老子的《道德经》。可以说,内丹派南宗的历代祖师,代代长寿。南宗一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老子→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刘操→张伯端→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张三丰,吾师得张三丰真传,秘传至今。
据史料记载,老子(约生于公元前580年二月十五日)传王玄甫,王玄甫生于汉永寿元年(公元155年)乙未六月十五日,此时,老子应是七百几十岁了。王玄甫传钟离权。钟离权,字寂道,号和谷子,又号正阳子,人称云房先生,封为正阳真人,尊为正阳开悟传道真君,五代咸阳人。曾为五代后晋之中郎将,统兵出征西北土番,避乱入终南山而得道。这时王玄甫至少是780岁高龄了。钟离权传吕洞宾延命之术。吕洞宾确也长寿。吕洞宾生于798年,他与陈抟曾同隐华山,陈抟于989年仙逝,吕洞宾重上华山奠祭,此时,吕洞宾已190岁了。内丹派北宗创始人王重阳称,他48岁时(1159年)时在甘河镇得吕洞宾真传,这时吕洞宾应是361岁了。内丹东派创始人陆西星自称,于嘉靖丁未(1547年)得吕洞宾亲传丹法要诀,此时,吕洞宾已750岁了。内丹西派创始人,清代李西月称,于峨眉山遇吕洞宾,秘传真旨,这时,吕洞宾已是千岁老人了。南宗一脉,吕洞宾传刘操,刘操驻世应在两百岁左右。刘操传张伯端,张伯端驻世98岁。又有资料说,张伯端仙逝七年后,其弟子白龙洞道人刘奉贞遇紫阳于王屋山。张伯端传石泰,石泰驻世136岁。石泰传薛道光,薛道光驻世113岁。薛道光传陈楠,陈楠驻世百数岁。陈楠传白玉蟾,白玉蟾驻世百数十岁。武当张三丰承接白玉蟾。张三丰生于1247年4月6日,1384年作《无根树》于武当山,此时,已是137岁了。1412年明成祖派使臣到武当拜请张三丰,这时,张三丰已165岁了。清代道光(1821~1851)年间的西派创始人李西月,传曾得张三丰秘传丹法,这时张三丰应是600岁高龄了。吾师,清代人,得三丰祖师真传,现隐居,与世无争。
以上这个体系,道家亦称之为少阳(王少阳)派,或称钟吕(钟离权、吕纯阳)派,还称“天仙”派。吕祖《太乙金华宗旨》道藏辑要本按语曰:“谨按:此经乃性命双修‘天仙’之秘决也。”又曰:“我孚佑帝师,大布慈悲,普施法力,将‘天仙’妙道,于此处拈出。”紫阳真人《悟真篇》曰:“学仙须是学天仙,惟有金丹最的端。”此派也称“隐仙”派。张三丰就自称“隐仙”。
太乙长生大道渊源于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被尊为太上老君,道教之鼻祖。楚国苦县历乡曲里人。生于公元前580年二月十五日。曾为东周守藏史,后去官,西行函谷关。关令尹喜,强为之著书。遂作《道德经》五千言。出关而去,莫知所终。
关令尹喜,本有根基,一日静坐,发现紫气东来,便知有高人将至。于是亲临关前,准备迎接。果见一白须白发老者,骑在青牛背上,冉冉而来。来人正是老子,遂拜之为师。尹喜由此而得道。后尊为文始真人,开创文始派,亦称尹真人派。尹喜可说是老子的第一个弟子,故史料称文始派最高。
老子临行前,与尹喜约定,千日后,在成都青羊肆相会。千日后,尹喜会老子于青羊肆。青羊肆即今成都青羊宫,宫观始于周代,初名青羊肆。三国之际,改名青羊观。唐代改名玄中观,唐僖宗曾避乱于玄中观,并将“观”改为“宫”。五代时,改称青羊观。宋代时,改名青羊宫,直至今日。
“道”是《道德经》的核心思想。何谓道?《道德经》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地万物没有形成以前,宇宙间只存在着浑然一气,她不受任何东西支配,按照自己的规律,默默地、永恒地、周而复始地运行着。这混然一气,就是天地万物之根源。她没有名称,勉强称之为大,字之曰道。这混然一气就是“道”,亦称太乙。托名尹真人弟子撰写的《性命圭旨》说:“道也者,果何谓也?一言以定之,曰气也。原夫一气蟠集,溟溟涬涬,窅窅莫测,氤氲活动,含灵至妙,是谓太乙。”太上大道,亦称太乙大道。所谓修道,不过炼气而已,并非神秘之事,更非封建迷信。古之炼丹家,亦称炼气士,并非装神弄鬼者也。
太乙大道或称武当太乙功(因吾师属武当“隐仙”一脉),以炼气为核心,其原因如下:
天地万物皆得一气而生,并各按自己的规律运行着。唯天地之长久,给人们很大的启发,认为人要像天地那样长久,就必须效法天地运行之规律。《钟吕传道集》说:“天长地久,亘千古以无穷;人寿百岁,至七十而尚稀。何道独在于天地而远于人乎?”答曰:“道不远于人,而人自远于道耳。所以远于道者,养命不知法。”天地可以长久地、永恒地存在下去,而人活七十岁者,就很稀少。这是不是只有天地才能得道,而人就不能得道呢?并非如此,不是道远于人,而是人自己远离道,自己不知养命的方法。养命的方法就是效法天地之机。《钟吕传道集》说:“始也法效天机,用阴阳升降之理,使真水、真火合而为一,炼成大药,永镇丹田,浩劫不死,而寿齐天地。”又曰:“天地之机,在于阴阳之升降,一升一降,太极相生。相生相成,周而复始。不失于道,而得长久。修持之士,若以取法于天地,自可长生不死。”“天地之机,乃天地运用大道,而上下往来,行持不倦,以得长久坚固。”
太上所传以炼气为核心之太乙大道,乃内丹派南宗修炼术,现青羊宫所传授的武当太乙功,即属于南宗一脉,这就是养生长生之术、炼丹长生之道也。本功法效天机,用阴阳升降之理,炼成大药,永镇丹田,浩劫不死,与天地齐寿。从太上传道两千多年以来,南宗历代祖师,代代百岁,乃至数百岁,这在中国几千年的养生文化史上,可说是独一无二。因此,吕祖《太乙金华宗旨》说:“往古来今,只此一道。”又说:“太乙者,无上之谓也。”并称之为“万法归宗,至尊法旨。”
走修炼太乙大道之路,就是长生之路。
《气功与体育》96年11期

昨天是中国第一个医师节。谁是最伟大的医生,医者首先要有高明的医术,还要有良好的医德,医者父母心。我有幸遇到这样一位伟大的医生,他是一位以父母心…

李天虎这次来成都面授,又一次感觉像回自己的家一样,回家见自己长辈一般,师父总是笑容满面,一脸慈祥,两年没来成都了,两年里心里感概颇多;以前觉得…

简 从去年七月份开始接触太乙功,这也是第三次参加面授,随着一次次深入的学习和体悟,太乙之功的印证,是一次比一次震撼与神奇。对此修炼太乙功…

李明华今年夏天六月份我和我女儿试功,我站桩时候,她放我左手下面我右手慢慢的对着地面转圈她在我左手下面的手,能够感觉到一个热气团在转圈,,同时也…